基礎醫學部 520班“早科研”試點工作取得成效
科研是臨床醫生專業成長與技術提高的內在要求。臨床本科生的創新能力和科研素養是提升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著力點,早期接觸科研項目是眾多高等醫學院校臨床醫學生培養方案中的一門綜合性必修實踐課,目的是培養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理論、知識和技能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020年新生入學伊始,基礎醫學部就在五年制臨床醫學專業520班開始了“早科研”試點工作。基礎醫學部黨總支書記姚萬軍、主任喬海兵等系部領導給予520班全方位的指導和幫助。兩位領導多次深入班級為同學們做思想工作和專業教育輔導,開放會議室和活動室為班級科研提供便利的場所,力所能及為班級同學科研提供經費支持。班主任門杰老師向學校優秀課題組老師積極推薦同學,還多次邀請學校的李衛萍博士、徐本錦博士、郝青青博士(在讀)、李樹峰老師和山西醫科大學第一醫院劉鵬鴻博士后為同學們開展科研思維、實驗方法和實驗設計等方面的講座,啟發同學們的科研思維。并且利用節假日組織開展一系列激發科研興趣、培養創新思維、增強動手能力的科研宣傳活動和大創項目動員會。
姚萬軍書記(左一)和李衛萍博士(左二)開展科研啟航活動交流會
52001-5班李璟,陳曉聰等同學參與徐本錦博士(左三)課題項目
門杰老師(一排左三)邀請劉鵬鴻博士后(一排左二)和李樹峰老師(一排左一)為52001-5班級同學做科研講座
門杰老師(一排右一)邀請郝青青(在讀)博士(一排左一)指導52001-5班級同學開展科研活動
52001-5班李昊,崔程龍,劉致宇和姚思羽同學在實驗室
52001-5班同學在基礎醫學部會議室例行文獻匯報
暑期52001-5班開展學術活動
同學們能在實驗室里揮灑自己的汗水,在大創中實現自己的夢想,離不開班主任門杰老師和輔導員武霞老師以及基礎醫學部各位老師的傾力相助,更離不開基礎醫學部全體領導、老師對52001-5班的指導與關懷。“飲水思源,緣木思本,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基礎醫學部為52001-5班的同學提供了一個能夠在早期接觸科研的平臺,520班同學也不負學校和師長的期望,“早科研”試點工作取得一定成效。
截止2022年7月,基礎醫學部臨床醫學專業52001-5班全班132人中48人參與科研項目,主持參與大創項目13項,沿黃五省項目7項,發表學術論文6篇,核心期刊4篇。隨著班級科研的不斷推進,相信在各位領導和老師的幫助下,會有更多科研成果綻放。
附:52001-5班“早科研”成果
論文發表篇目:
序號 |
作者 |
題目 |
報刊 |
1 |
李卓禧,范 蕾,李 璟,陳曉聰等 |
《新冠病毒相關蛋白TMPRSS2結構與功能的生信分析及表達載體構建》 |
《中國藥理學通報》核心期刊 |
2 |
李璟,范 蕾,李卓禧,陳曉聰等 |
《新冠病毒Nsp1蛋白結構與功能的生物信息學分析及原核表達》 |
《中國人獸共患病學報》核心期刊 |
3 |
范蕾,李璟,李卓禧,陳曉聰,等 |
《新冠病毒核衣殼蛋白結構與功能的生物信息學分析及原核表達》 |
《中國免疫學雜志》核心期刊 |
4 |
陳曉聰,范蕾,李卓禧,李璟等 |
《****病毒****的生信分析及原核表達(錄用)》 |
《中國免疫學雜志》核心期刊 |
5 |
李昊,許婷,姚思羽,劉致宇等 |
《****的生物信息學分析 (錄用)》 |
《生物技術》 |
6 |
姚思羽,夏令達,崔程龍,李昊,劉致宇,張書琪等 |
《小鼠****的生物信息學分析 (錄用)》 |
《黑龍江醫學》 |
大創項目:
序號 |
參與人員 |
項目名稱 |
指導教師 |
1 |
李* 劉*虹 姜雅琦 黃承彥 劉彤霄 |
薄荷醇對果蠅偏嗜性的研究 |
陳利榮 |
2 |
郭亞楠 李駿敏 巖晨冉 張聲玥 |
基于互聯網的高血壓預測與分析系統 |
姚萬軍 |
3 |
武建廷,李慧穎,王雅韻,楊欣燕,郁佳 |
預防動脈粥樣硬化重要靶點SVEP1蛋白的生物信息學分析 |
張朝霞 |
4 |
王穎 蘇悅 張怡 |
運動對女性戒毒人員身體形態干預的Meta分析 |
陳文漢 |
5 |
張欣,孫怡倩,楊雁如,魏元,喻陽陽 |
柚皮苷緩解動脈粥樣硬化機制的研究 |
程凱 |
6 |
田娜,郁佳,白麗,汪雪 |
siRNA對2型糖尿病大鼠RBP4、PPAR表達的影響 |
高賽紅 |
7 |
李昊,姚思羽,楊曉麗,王日欣,李康偉 |
有氧運動對動脈粥樣硬化小鼠血清和組織Lp-PLA2 水平的影響 |
許婷 |
8 |
姚思羽,劉致宇,劉芙蓉 |
血管巨噬細胞自噬程度對ApoE-/-小鼠動脈粥樣硬化的影響 |
王堯鳴 |
9 |
李卓禧,杜淼,宣焱,李璟,陳曉聰 |
細胞外基質糖蛋白TenascinCpcDNA3.1質粒的構建和鑒定 |
李曉琴 |
10 |
范蕾,李卓禧 李璟 楊婭男 秦翻翻 |
食源性大腸桿菌的耐藥性及耐藥基因和毒力基因檢測 |
張明亮 |
11 |
陳曉聰,趙津儷,唐欣雅,謝東瑞,溫智超 |
醫院感MRSA、OS-MRSA分離株的全基因組、轉錄組測序分析及耐藥機制研究 |
徐本錦 |
12 |
陳曉聰,湯文婷,郭星宇,翟*竹 |
新冠病毒Nsp1基因的克隆、表達載體構建及其對大腸桿菌生長的影響 |
徐本錦 |
13 |
張書琪,段煜煒,賈宏偉 |
新冠疫情下大學生體力活動對感染肺炎風險的影響 |
劉炎冰 |
沿黃五省大學生就業創業大賽:
序號 |
人員 |
獎項 |
1 |
劉彤宵 |
校賽一等獎(推薦省級參賽,結果評審中) |
2 |
姜雅琦 |
校賽二等獎 |
3 |
田娜 |
校賽二等獎 |
4 |
武建廷 |
校賽二等獎 |
5 |
姚思羽 |
校賽二等獎 |
6 |
郁佳 |
校賽二等獎 |
7 |
張欣 |
校賽二等獎 |
來源:基礎醫學部52001-5班
文字:520班師子欣
圖片:520班姚思羽